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诗昆论坛  (http://www.shikun.net/bbs/index.asp)
--  【多景楼】  (http://www.shikun.net/bbs/list.asp?boardid=29)
----  [转帖]于文清诗选  (http://www.shikun.net/bbs/dispbbs.asp?boardid=29&id=30777)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2/7/6 12:13:47
--  [转帖]于文清诗选

于文清(江苏 镇江)
  于文清,字映碧,号香南,1967年3月生,江苏镇江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镇江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有寄四首

  年年有梦燕归来,墨债难偿抵死催。已负窗前灯十载,翻怜笔下纸千堆。江湖放棹烟笼水,石室摊书月照隈。早识名山藏事业,不将诗咏美人腮。

  碧山楼外郁嵯峨,爱向汀洲理钓蓑。摇楫每过烟渚地,寄情时在翠岩阿。惯将心事随花月,难得辞章付绮罗。我有菱歌三百首,帘前鹦鹉学来么。

  卜宅城南事事宜,文章而外偶为诗。青春敢念黄金缕,碧玉能同白铁皮。江左风流俱往矣,心头垒块欲排之。平常小节无拘检,但识有为有不为。

  风华绝代锁尘烟,人在小楼月在天。思共桃天花灼灼,梦萦莲子叶田田。结庐城市心偏远,种豆墙垣味自鲜。如此生涯如此罢,清欢每每落吟边。

  

  ■漫兴(六首选三)

  独爱清风好浣愁,生涯欲买五湖舟。开窗小坐研新墨,掩卷低吟忆旧游。奇石有灵铭瘗鹤,散人无意赋登楼。古来多少摘星手,不与大江东向流。

  不知情味岂诗家,辜负东风燕子斜。未必居心通古调,可能随意发新芽。小楼邀客尝鲜果,虚室作书品苦茶。解识春秋好时节,吴笺日日对瓶花。

  闭门觅句陈无已,独对书灯独品茶。过日子非追日子,好生涯是野生涯。五千经典云中月,三十年华雾里花。收拾稿笺归秘箧,瓦瓶新插一枝斜。

  

  ■春日访南阳古隆中

  六出祁山事有因,翩然羽扇与纶巾。

  万花开在春风里,争向隆中拜一人。

  

  ■参访襄阳米公祠

  临池缥缈开生面,拜石玲珑入别裁。

  解识襄阳好风日,一天飞絮我归来。

  

  ■夏日鼓浪屿登高

  婆娑绿鬓隔榕阴,却上高台望海深。

  人与曼陀罗一色,水红衫子映遥岑。

  

  ■偶作二首

  知己二三人,素心淡如水。敲诗复投壶,爱此劳什子。

  好书二三行,闲写蓼花句。老屋不关门,江干自来去。

  

  ■瘦西湖春泛

  一湖春水碧琉璃,夹岸婆娑杨柳枝。

  摇过平山堂不远,小舟容与拍歌时。

  

  ■秋到焦山

  流年似水只闲多,扪石来寻翠岫窝。

  昨夜秋凉曾梦到,桂花香里一经过。

  

  ■茉莉花

  帘卷香风未许遮,小姑头上过来些。

  隔墙歌起谁家院,赚尽人怜是此花。

  

  ■焦山古银杏

  千帆过尽往来潮,又见新枝若翠翘。

  春暮怀人江上雨,不胜庭树晚潇潇。

  

  ■访青藤书屋

  青藤小筑少人来,一树新花寂寞开。

  我亦倦游聊歇脚,闲行到此坐苍苔。

  

  ■春晚登多景楼

  闲来无个事,又到水之涯。曲径楼前仄,短松坡外斜。烟横瓜步柳,日落海门鸦。隔岸扬州路,春灯十万家。

  

  ■丙戌秋访二刚画师

  秋满秣陵路,轻车访画家。文章新境界,水墨老生涯。对酒花初放,卷帘山欲斜。明年春一到,相约雨前茶。

  

  ■四十初度

  文章如饭诗如酒,此即禅家不二门。缀彩为衣应有相,酿花成蜜了无痕。安排槛外莲千朵,供养心中佛一尊。小字钞书人静夜,翠堤春晓梦初温。

  

  ■丁亥新正张公者郑雪峰二兄来游京口诸胜二首

  金焦北固一经过,又见江南翡翠波。细雨斜风人意好,小窗分绿此时多。

  风光到眼岁时新,杨柳依依迓故人。大白满浮京口酒,客来同醉一江春。


--  作者:钝笔无锋
--  发布时间:2012/7/6 20:04:33
--  

学习。

人与曼陀罗一色,

摇过平山堂不远,

这样的句式我个人一般不用。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2/7/7 17:16:05
--  

最近在编一个集子,网上搜到了就贴过来。有些句子看他前后稿,也会有调整。

诗中七字句四三结构是基本的。


--  作者:钝笔无锋
--  发布时间:2012/7/7 18:30:22
--  

这个是二三二结构吧。倒象一句话。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2/7/7 23:53:03
--  
这两句是太拗口了。
--  作者:成斋
--  发布时间:2012/7/12 17:55:15
--  

欣赏学习!

“摇过平山堂不远”可双解“摇过-——平山——堂不远”“摇过——平山堂——不远”

“人与曼陀罗一色”可能是强调地域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