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文苑】【读书台】 → 鉴定西汉“半两”、“五铢”钱?


  共有307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鉴定西汉“半两”、“五铢”钱?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网小二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贵宾 帖子:170 积分:3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6/2 12:43:39
鉴定西汉“半两”、“五铢”钱?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7/11 7:10:14 [只看该作者]

汉高祖初得天下,承袭秦朝币制,继续用秦代货币半两钱。西汉铸行过四种半两钱,一是荚钱,最初定重为三铢,后来越铸越轻小,被后人称为“愉荚”。二种是吕后时铸行的“八铢半两”、钱文“半两”,重如其文,三种是吕后时铸的“五分钱”,钱文半两,钱径5分,也就是汉朝的半寸,“五分钱”实为三铢重。四种是文帝时铸的“四铢钱”,即“四铢半两”。


荚钱秦末已出现了,汉初时把重不超过三铢的小半两称为“荚钱”,荚钱大小轻重不一,有的径仅仅0.9厘米,重0.4克。


吕后时的“八铢半两钱”其特征如下:钱文书体扁平而短,已隶书化,钱体较薄,钱径大约2.7-3厘米,重4.8-5.3克。钱文“半两”二字,狭长而均匀整齐。


文帝五年时,因当时钱币大多重量很轻,不是下令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这就是四铢半两,该币的特征是钱径一般2.5-3厘米,重2.55-3.8克。背平素,极少有外廓,武帝时铸的四铢半两有外廓,背均平素;有的币边缘无周廓,“半”字上多一点,“半”字左下方边缘有一小突,右边“两”字没有上横。这时的半两钱钱文为小篆,但已具有汉隶气韵。


汉半两有铁钱,钱径2.3-2.5厘米,也分有廓方孔与无廓方孔两种。


武帝继位后,没有继续使用四铢半两,而使用三铢钱。后又废三铢钱,复用四铢半两。这时的四铢半两钱有外廓,有的也无廓。三铢钱有外廓,或外廓不清晰。钱径大约是2.3厘米,穿径0.8厘米,重2.1克。朱头方折。背素。


汉孝武帝元狩五年废半两钱,行五铢钱,至昭、宣、元、成、哀、平各帝都铸行五铢钱。西汉五铢钱钱径2.5厘米,标准重量3.5克;“五铢”二字在西汉的早、中、晚三个时期各有不同,一般说来武帝时五铢钱“五”字交笔直或略曲,“金”与“朱”字等齐。昭帝、宣帝时五铢钱,“五”字交笔较弯曲,中间两笔和上下两划相接处略向内拢,“金”字头呈镞矢状,较小,“金”较“朱”字低些,字划清晰,铸造整齐,外廓比较宽,而且往往有其它记号,比如有的内部上面有一划,或下面有半星等。元、成、哀、平帝时的五铢钱,“五”字交笔弯曲更甚,与上下两横的连接处呈垂直状态。“金”字头较小,呈镞矢形或等腰三角形,“金”较“朱”为低。西汉五铢钱面纹铸有穿上横廓、半星、四决文等,都是从汉帝时开始兴起的。


西汉金五铢也是武帝时期时所铸。特征:五字中间两笔变曲,上下两横较长,朱字头上下均为方折,穿上有横廓。钱径2.6厘米,穿径1.1厘米,重9克。这是我国最早有一定规格、体型、技数使用的金铸币。


西汉小五铢钱,又被叫做鹅眼钱,形容它的体形小。这种钱中较大型的钱径1.2厘米,重约0.7克;小型的钱径只有1.15厘米,重0.62-0.65克,这种币铸造整齐美观,文字明晰。


五铢铁钱,“字”字相交处呈直笔,近似对顶三角形,“铢”字金头较大,“朱”字较密,呈拥挤状态,字表较粗,无
内外廓,背平,侧面呈弧形,形制和半两钱详尽。铁钱比铜钱略厚些,重一般在3.5克左右。


五铢钱是历史上用得很成功的钱币,从汉武帝铸行五铢钱到唐武德年间废止五铢钱的七百多年间一直是中国主要货币,这是因为它的重量适中,恰到好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