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文苑】【读书台】 → [转帖]鸟鸣知识


  共有652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鸟鸣知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昆阳子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747 积分:64028 威望:0 精华:48 注册:2004/8/22 1:05:25
[转帖]鸟鸣知识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9 13:48:08 [只看该作者]

鸣叫是鸟类种族的特征之一。鸣声发自气管与支气管交界处的特殊发声器官――鸣管。鸣管由内鸣膜、外鸣膜、半月膜和鸣肌等组成。鸣管外侧附着小簇肌肉,称鸣肌。鸟类中鸣肌的数目与功能也不同,鸣禽类即雀形目鸟鸣肌发达,有49对;非鸣禽类(非雀形目)的鸣肌不发达,只有12对鸣肌。鸣肌的收缩可控制鸣管的伸缩变形,从而调节进入鸣管的空气量和鸣膜的张力而发出声音。
鸣管的发声是一种特化的有喉发声。鸣禽类鸣管两侧的鸣肌可各自单独收缩,故为双声源型,发出的声音婉转而有旋律。例如,金丝雀的高频声音发自左半边的鸣管,而低频声音发自右半边。非鸣禽类鸣管两侧的鸣肌同时收缩,故称单声源型,发出的声音单调。如鹤鸣是低沉的,由于鹤气管很长,环绕蜷曲增加共鸣。由此可见,流传至今的八哥、鹩哥学说话必须修剪舌头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养鸟爱好者切勿再上当,使心爱的鸟儿白受折磨。

鸟类的鸣叫通常分为鸣唱两种。叫声是为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以单调叫声为主的主要是非鸣禽类;鸣禽类也有叫声。叫声有许多含义,如取食、高兴、烦恼、领域防卫、惊恐、呼唤、进攻、群声等等。例如,晚成鸟的幼雏饥饿时常发出比较单调而高亢的求食声;雉类等早成鸟,成鸟和幼鸟在一起取食往往发出聚群叫声;当鸟有危险时,常发出警戒声;当同种鸟侵入领域时,常发出进攻的叫声等。

啼叫鸣唱声是雄鸟特有的一种叫声,声音沙哑刺耳,音量宏大,传之甚远。呼唤是个体间相互联系而发出的叫声,声音轻细;惊叫声是受惊时发出的叫声;恐惧叫声听起来声声相似;威胁叫声是一组急促的叫声;召唤雏鸟声是雌鸟育雏期间特有的叫声,声音较细微,节奏稍慢。许多老的养鸟爱好者都懂得一些鸟语,比如捕鸟时可根据诱鸟的叫声知道鸟群的到来、天敌的临近。笼养繁殖鸟时,可依亲鸟喂食的声音判断雏鸟性别、大小等。

鸣唱是大多数鸣禽雄鸟的专长,是后天学习获得的。幼小雄鸟从叫到鸣唱要经历不同阶段的学习,进而达到完美。1978Nottebohm对金丝雀从孵出后开始进行连续的鸣叫记录,经研究比较认为,幼鸟要经历三个阶段后方能发出成鸟的鸣唱声。第一阶段是出生后的1015天,是幼鸟模仿亲鸟声音的时期;第二阶段是出生50天到翌年繁殖期前,是幼鸟依靠听觉反馈向其他成年雄鸟学习,并不断校正自身鸣叫音型的时期,此期约280天,这时期的声型变化较大,故又称可塑性歌音期;第三阶段是鸟的性机能发育完全成熟,进入成年鸟的繁殖发情时期。但是鸣禽鸟发育成熟后的鸣唱机能是否定型不变了呢?有的鸟性成熟后,得到的鸣唱歌型终生不变,如燕雀、斑胸草雀等,有的鸟在性成熟后仍能不断学习歌的歌型,用新形成的歌型取代原有的一些音型成分,如金丝雀。说明教笼鸟学时期要因种而异,所谓百灵是死口、画眉活口是因为它们鸣唱类型不同。


鸣禽类的鸣叫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繁殖季节,雄鸟的鸣唱达到高峰,随着繁殖季节的结束,鸣唱也逐渐消失。尤其在北温带繁殖的候鸟,春天从越冬地迁至繁殖地以后开始占区,鸣叫频繁。有些雄鸟在配对后,筑巢以后开始是早晨鸣叫,随着产卵、孵卵和育雏的进行,鸣叫逐渐减少,以至到幼雏出飞后根本听不到鸣声。也有的鸣叫期较长,如黄腰柳莺5月初直到7月底8月初仍可听到鸣唱声。

鸣唱的季节性变化是与鸟类生殖腺活动的明显季节性变化有关系的,也与随着体内性激素的循环量相应波动有关。金丝雀雄性幼雏鸣叫期的长短与其孵化日期密切相关,与夏季孵化的幼雏相比,春季孵化的幼雏鸣叫时间明显延长,这点与鸟体内睾丸体积的季节性变化相一致。如睾丸体积夏末是春季的1/40,只有在春季繁殖季节,雄性金丝雀才能进入稳定性鸣唱期。此时其血内睾丸酮等雄性激素的循环量同步地保持在较高水平。
笼养歌鸟若只饲养雄鸟,没有配偶期、孵化期和育雏期,鸣叫时期可能延长,但也不可能无休止,因为一年一度的换羽是鸟类年生活周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否则羽毛脱换不好,不仅歌声停止,失去观赏价值,甚至会染病、死亡,应值得注意!



昆阳游子江南客
【岘堂网易博客】  【岘堂新浪博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昆阳子
  2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747 积分:64028 威望:0 精华:48 注册:2004/8/22 1:05:2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9 13:51:39 [只看该作者]

音乐与鸟鸣

白欢龙

 

  现代人讨厌嘈杂的声音,却喜欢欣赏小鸟的歌唱,人们把会唱歌的鸟叫“鸣禽"。的确,鸟是大自然里的天才歌唱家,有不少“鸟歌"婉转、嘹亮、清脆、迷人,大家熟悉的云雀、杜鹃、画眉、黄鹂等,都是非常受欢迎的歌手。鸟类的歌唱主要是为了吸引配偶,因而,它们的“曲目"可算作典型的“爱情歌曲",而夜莺的歌唱,当然就是它的“小夜曲"了。有些鸟类,比如黄鹂、画眉等,只有雄鸟才有美妙的歌喉,而雌鸟只会单调地鸣叫,音乐感要差得多,这样看来,我们平时听到的鸟鸣大都是它们的“男高音"了。一般的鸟类“演唱曲目"不多,大多只会唱一两支“保留曲目",听得久了会显得单调。不过,据考证,有一种长尾鸫鸟,其演唱“曲目"非常丰富,它能唱两千多种曲调,看来,它是即兴演唱的天才。另有一些鸟,则有很强的“演唱功力",有人记录过,一只牧师鸟从清晨唱到黄昏,同一个曲调它反复演唱了22197次。经过认真比较研究,人们还发现,同一种鸟,隔着一个山头,它们演唱的曲调竟也有所区别,看来,鸟和人一样,也各有各的“方言"呢。

  鸟鸣,常常给音乐家们带来创作灵感,在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中,曾有不少描绘鸟鸣的乐曲。海顿曾写过一首《云雀四重奏》,另外,他在清唱剧《创世纪》里还真实地模仿了鸽子咕咕叫的声音。另一位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也对云雀的歌声非常欣赏。有一次,他正和朋友在维也纳郊外的一家酒店里吃饭,窗外突然传来云雀嘹亮的歌声,猛然激发了他的音乐创作激情,可身边一时找不到谱纸,他急中生智,把桌上的菜单翻过来,挥笔写成了美妙动听的曲子——《云雀》。贝多芬在写《田园》交响曲时,严重的耳聋已使他听不到任何声音,然而,在这部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在小溪旁》里,他用乐器模仿了夜莺、杜鹃和鹌鹑的鸣叫声,以抒发他对大自然的热爱。有些模仿鸟鸣的乐曲,因为比较通俗而广为流传,比如挪威作曲家乔纳逊的《杜鹃圆舞曲》,罗马尼亚的民间乐曲《云雀》等,已是家喻户晓。

  对鸟鸣最为痴迷的当属法国作曲家梅西昂。他从18岁起,便对各种鸟鸣产生了兴趣,为了记录各种鸟鸣,他常常早出晚归,深入人迹稀少的山野林间,他认为,只有在那些地方,鸟才会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歌唱才华。在采集记录鸟鸣声时,他不用录音机而用五线谱,他认为,录音机记录的鸟鸣缺少艺术性。他很熟悉鸟语,他知道春天是各种雄鸟啼鸣爱情之歌的黄金季节,而且演唱时间总在凌晨四点和晚上八九点。他写过一部钢琴组曲《群鸟录》,由三十首小曲组成,乐曲中充满了各种鸟的鸣唱,听来非常有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关进德寇的集中营,面临死亡,他写下了著名的《末日四重奏》,其中第三乐章就叫《群鸟》,可见他对“鸟歌"的痴情。

  在中国,人们很早就把鸟鸣与音乐联系在了一起,甚至以鸟的鸣叫来区别音律,比如,先秦古籍《吕氏春秋》中就有“伶伦听凤鸟之鸣以区别十二律"的记载。在当今流行的民族器乐曲里,有一些以鸟鸣为素材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下面就介绍几首大家比较熟悉的乐曲。

  唢呐曲《百鸟朝凤》。这是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乐曲。它原是一首民间乐曲,流行于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1953年山东省荷泽地区的民乐队以该曲进京参加全国汇演受到热烈欢迎,随即流传开来。这首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衬托百鸟和鸣之声,充满生机与情趣,非常生动,非常火爆。乐曲使唢呐的声音与演奏特色也得到了尽情的发挥,令人百听不厌。

  用二胡模仿鸟鸣也别有韵味,其中最为流行的是由刘天华作曲的《空山鸟语》,标题选自唐代王维的诗句“空山不见人"之意。乐曲以拟声手法模仿了百鸟的鸣叫,并把这鸟鸣之声融汇在活泼愉悦的旋律之中,营造了人与鸟在大自然中相融成趣的优美意境。

  广东音乐《鸟投林》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高胡曲,乐曲在明快的旋律里加入了惟妙惟肖的鸟鸣,描绘了晚霞将尽,百鸟归林的情景。以高胡奏出的鸟鸣生动逼真,充满情趣。

  另外还有笛子曲《荫中鸟》、《百鸟引》等,充分运用笛子的音色与演奏技巧,音乐与鸟鸣相互交融,听来委婉清新,故而久演不衰,深受欢迎。

  不过,音乐的模仿终究比不过那真正的鸟鸣,但愿大家能保护大自然,让小鸟永远和我们一起愉快地生活,愉快地歌唱。

 


昆阳游子江南客
【岘堂网易博客】  【岘堂新浪博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