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文苑】【读书台】 → 怎样通过辨形与听声鉴别各朝代的真假币?


  共有495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怎样通过辨形与听声鉴别各朝代的真假币?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网小二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贵宾 帖子:170 积分:3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6/2 12:43:39
怎样通过辨形与听声鉴别各朝代的真假币?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7/11 7:21:19 [只看该作者]

辨别假币的主要方法便是辨形和听声。


辨形的方法的一种便是辨别文字。辨别文字首先是要看"气息",所谓"气息"便是指的风格和韵味。各个不同时期的钱币文字,有不同的书写风格和韵味。象先秦以前的文字叫"金文",又叫"大篆",也就是布币、刀币上的那种文字。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开始推行使用"小篆",两种篆文不同,大篆更古朴拙厚、笔画回合曲折度大。由此,如果在刀、布上出观了"小篆"的字体,便显然有些值得怀疑。除此之外,王莽新朝的"货币"使用的是"悬针篆",北周三品用"玉筋篆",唐代钱文用隶书,北宋钱用"篆"、"隶"、"行"、"楷"都有的"对子钱"。这些看得多了以后,便会熟悉,对这些钱的风格也便有所了解了,见到"臆造"的假钱,也就能识别得出来。例如有一枚"元佑元宝",据调查,北宋元佑年并未铸过"元宝"(因为钱文中惯例不应允许两个"元"字重复),再仔细观察下文字的气息,"元"字呆滞,其它三个字也同北宋时代的钱文风格不相同,由此使可断定此种钱为假钱。


辨文字还应该看下钱面上文字组成,看看这些文字是否协调统一。改刻和拼接的钱,文字上常常是南辕北辙。文字的气韵也不协调,像书法一样,不是同一人书写,书体也就不同。


看钱文,还应该看字迹是否清晰。翻铸钱是要用真钱作模子的,而所用的真钱,又不是雕母,一般都有所磨损。翻出的假钱虽说铜质很新,而字迹却都显得有些模模糊糊的。因而.凡是当我们遇到字迹模糊不清的所谓珍稀饯,就应该特别加以注意。如假冒南唐古钱"永通泉宝"(当时的稀有钱币中还有"永通泉货".与这枚钱的大小形相类似),其钱不光是一枚臆造钱,而且文字风格极不统一,三个字隶书,一个字篆书.而且字迹极其模糊,例如,"通"字基本上属于篆书,然而"元"的笔划、却根本看不清楚。


假钱币的字模糊,而真钱币使用时间太长,磨损时间也长。同样会变得模糊,如此,又怎样分辨真假钱币呢?


在这种情况下真假钱币的分辨,主要要靠参照钱体铜质磨损情况来看。真钱字迹模糊,一定是大而积的,钱体整体同时也受到很大的磨损、也就是说钱体的磨损与字迹的模糊这二者应当是同步的。


假如钱体铜质较新,形较完整,然而字迹却模糊不清,便可以断定是新翻的假钱。


辨形的第二种方法,便是分辨铜锈。生坑铜锈的种类很多。色泽分为黄、红、蓝、绿、黑等多种。有的是通体绿锈,有的是部分锈蚀,有的是点锈。
一般的情况是,年代近一点的,锈结的程度要松一点、浅一点。流传在世上的钱币,很多没有锈色,然而其钱的色泽却深沉古朴。有的钱虽然磨得很亮,然而其钱的铜质与新铜质的不同与区别,却是一眼便可见得端底。
埋入地下数百年的古钱,由于地下潮气的长期侵蚀,锈蚀的程度肯定都是很深的。时常是其锈蚀渗入钱体内部,而并不是仅仅停在表面。古钱收藏家将这种锈称之为"入骨锈"。不仅用于抠不掉,就是使用工具也难以除去。布币、刀币以及唐宋以前的生坑出土钱,大部分是这种"入骨锈"。假如我们碰上这种钱,将钱放于手中,以火柴棒或用手指甲,轻轻地抠一下,其锈便会脱落下来,显露出铜色,那你便应特别加以注意,分辨这枚钱是否是真钱。很多假钱,由于用酸类和盐类浸泡过,而其锈色是"粉绿"色,锈层薄而鲜艳刺目,这些都是很容易辨认得出的。
有些假钱币,使用油漆、胶水和涂料作假锈色,而质感却很粗糙。既不是很细腻,也不是很均匀,是一种小颗粒或糊状的堆积物。行家们都称它为"疙瘩锈",用指甲使劲抠,也便就露出原铜的底色。这也是辨假的一种很有效的经验。
识别假钱还得看铜的质量。不同时代的古币,铸造时使用的铜是不一样的。春秋、战国到汉魏,主要的是青铜。明清时铸的钱主要是黄铜,唐宋以后各代也有铸币用白铜的。新疆清代的钱币用红铜。铜色的白、黄、红、青,主要是铜合金成分不同。铸钱很少用纯铜,都是掺有锡、锌、铝等金属的。由于掺杂有色金属不同,因而也使铜钱颜色有所不同。
各个朝代在铸钱币上都有严格的比例配方。因此,从铜色上观察,可以说是辨别真假钱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现在集市上 出卖的很多刀币、布币,锈色的下面可以看到黄铜的本色。而秦 以前铸币大多使用青铜,因此,完全可以断定是假币。
正由于如此,有些手段高明的假钱制造者,在铸造先秦的稀有刀布时,所用的铜,是熔化了一般的五铢、小半两钱。这样也就变成了青铜刀布,使人难以辨识。
真假古钱币的识别还有另一种方法,便是在除了用眼睛观看钱的锈色之外,还要听声音。
古钱币年代越久,掷在水泥地上的声音也便越暗哑,一般来说,刀、布、先秦半两,都是哑音。而明清时代的钱,距今时间较短,尤其是清代钱,只有一、二百年,钱币扔掷碰撞以后,发出很亮的声音。然而如果是齐"六字刀"、秦"三孔布"仍在地上、也发出很亮的声音,则很佰得怀疑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