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艺苑】【多景楼】 → [转帖]镇江《诗刊》与多景诗社


  共有445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镇江《诗刊》与多景诗社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昆阳子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747 积分:64028 威望:0 精华:48 注册:2004/8/22 1:05:25
[转帖]镇江《诗刊》与多景诗社  发帖心情 Post By:2019/3/28 8:43:34 [显示全部帖子]

 
文/张风雷

镇江多景诗社在镇江城内,过去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不过,由于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事情,多景诗社的老诗人们大多作古。我们后辈对于镇江多景诗社成立情况已经不甚了然。笔者根据相关史料,拟对多景诗社之成立情况,作一些钩沉史实,以求教于方家。
笔者收藏着一本镇江《诗刊》(第一辑)。从内容上瞧,应该是主要反映一九六二年重阳日一天之活动。此活动召集的背景是八届十中全会召开,镇江市政协领导召集民革成员和部分社会人士参加的活动。镇江市政协多景诗社的油印本《诗刊》(第一辑)记载了10位诗社的耆老诗人,他们分别是苗小轩、李宗海、黄应昌、梁星乙、赵思伯、唐永辰、李正学、吴次藩、杨效颜、朱庚成。

重九雅集北固山喜极赋此
苗小轩
山雄北固郁苍苍,雅集人文聚一堂。
极目江天多胜概,登高乘兴赏重阳。
年年佳节度重阳,今岁重阳喜欲狂。
得与群贤歌盛世,红旗三面更辉煌。

老诗人们非常高兴聚在一起,雅赏北固山江天胜概。市政协在壬寅年重阳日,召集社会耆老们活动,固然有敬老尊老之意。诗人们也感到特别高兴,他们感受到的是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呵护。心情比较愉快和愉悦。似乎在一九六二年国庆节已经去焦山活动过一次,这一年的重阳节恰好在国庆节的后一周,再次召集诗人们去北固山公园活动。让老人们倍感兴奋和激动。

重久登多景楼再赋
黄应昌
画笔诗囊取次收,詹牙风动几分秋?
江云漠漠如苍狗,港获萧萧末白头。
天地多情供俯仰,园林重整任优游。
金焦左右如相侍,来上江山第一楼。

多景诗社的老诗人们个个诗情勃发,逸兴满怀,既是同侪相聚,又是同好聚首,更值多景诗社成立,加之国庆、重阳双节,大家的心情可以想像。诗人们“登高歌啸满庭芳,三绝才人聚一堂。萸酒倾樽今日醉,鞠花插鬓老年狂。……风雨满城今破例,晴空万里赏重阳。”让人倍感镇江物宝天华,人杰地灵,风流人物,不可尽数。
赵伯思在词作《一萼红》有序言,道:“一九六二年重久,市政协邀作北固尽日游。座中多地方耆英,诗酒相酬,俯仰今古,感以得从容呼吸于盛世胜境为快。后经刘李二秘书长倡议组成诗社,取名多景,诚第一江山之佳话也。” 这就说明了多景诗社成立于一九六二年重阳日。多景诗社的社员多为社会耆老。可能也有部分市政协和民革的成员。它是在市政协刘李二秘书长的倡议下成立的一个诗社。
笔者另录苗小轩生平事迹简介文字如下:
苗小轩(1880—1966),名恩培,字孝先,淮阴县人,1904年至1909年在江北师范学堂(淮师曾用名)读书,能诗善画,并常在校刊上发表研究绘画的文章。当时六师有专业美术老师,苗小轩学习了色彩、素描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了国画基本技巧。毕业后,他辗转各地,担任过教师、军人和公务员,业余坚持绘画,追求“简淡超逸”的风格,所画梅、兰、竹、水仙、紫藤等无不生趣盎然,1930年,他任国民政府典礼局秘书,结识于右任、徐悲鸿、张大千等名家,时相切磋,技艺日臻精湛,加入中国美术会,跻身名画家行列。1935年参加第三届全国美展,作品《梅竹花鸟》刊载于《中国美术季刊》创造刊号,得到画界普遍赞誉。建国后,定居镇江,与夏遹声、丁士青、符节筹建镇江国画馆和多景诗社,创作许多优秀作品。
从上述文字介绍看,苗小轩与夏遹声、丁士青、符节筹建镇江国画馆和多景诗社,说明他们都是多景诗社的创始人之一。
己亥年初六日
镇江城内著

 
作者简介:
张风雷,男,江苏镇江市人。生于1967年6月。大学本科文化。镇江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毕业,先后担任中小学教员,从事教育事业,现为京口区作协会员。
联系作者:
江苏省镇江市八叉巷小学 张风雷邮政编码:212001;手机13921596809;电子信箱:zhesue@sina.com


昆阳游子江南客
【岘堂网易博客】  【岘堂新浪博客】  
 回到顶部